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色sè厲lì內nèi荏rěn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 義】

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

【名家解讀】

“荏”本義是草木柔弱的樣子。《論語》裡有一句話叫作“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孔夫子痛斥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外表上裝腔作勢,其實內心懦弱,完全就是一群小人。(張一清)

【辨 析】

“色”為會意字,從人,從卪,本義是神情、氣色。“厲”是“礪”的本字。從廠(hàn),像山崖形,表示與山石有關,本義是磨刀石。後引申為嚴厲、兇猛。易被錯寫為“歷”。“荏”本義是植物名,即白蘇。

你知道嗎?

“色厲內荏”多用於形容奸臣。王充《論衡·非韓》有“奸人外善內惡,色厲內荏,作為操止,像類賢行,以取升進,容媚於上”的句子,說的是奸佞小人外表和善,內心惡毒,外表強硬,內心軟弱,行為舉止裝作像賢德之人,其實是為升官發財向上級諂媚。

【字裡字外】

“色厲內荏”出自孔子《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yú)之盜也與?”孔子認為春秋末期掌權者佯裝正人君子,裝腔作勢,實則表裡不一,色厲內荏,就像一群鑽牆逾穴,偷雞摸狗的小人。

君子與小人似乎是《論語》永恆的話題之一。不禁讓人想將《論語》之中的小人之態,總結一二,警戒世人:

小人逐利。孔子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心中常思德行二字,嚴於律己,心中裝的是君臣之義、父子之義、朋友之義、蒼天萬民之義。而小人“蠅營狗苟,驅去復返”,追名逐利,趨炎附勢,心中唯有利益二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