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剛ɡānɡ愎bì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 義】

倔強執拗,固執己見。

【名家解讀】

人們常說“剛愎自用”。“愎”的左半邊是豎心旁,表明它與人的內心世界有關。它的基本意思是“固執、任性”,其中既含有固執己見的自大,也含有不知變通的迂腐。(張一清)

【辨 析】

“愎”易讀成fù。與“愎”有關的詞語有:“剛愎”“愎戾”“愎類”等。

你知道嗎?

歷史上以“剛愎自用”而著名的人有項羽。他的自負使得他不聽謀臣,只信自己,導致了軍事天才韓信在“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話不用”之後,失望離去。他的剛愎自用,使得他忽視范增擊殺劉邦的眼神示意,導致他錯失鴻門宴消滅劉邦的絕好時機。他的驕傲,又使得他無顏面對敗局,沒有聽從渡江後東山再起的建議,選擇烏江自刎,放棄了“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的機會。

【字裡字外】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軍向鄭國發動大規模進攻,圍困鄭國三個多月。鄭國不敵投降後,晉國才派來救兵。楚軍本打算勝利而歸,卻沒料想遭遇晉軍。拼死一戰,還是退兵而歸?楚軍內產生分歧。楚莊王的愛臣伍參主張一戰,令尹孫叔敖主張求和。

孫叔敖諫言道:“昔年我軍力戰陳國,現在又攻打鄭國,戰士疲憊,該休養生息。如果聽從伍參所言,和晉軍力戰。若我軍敗北,伍參難辭其咎,就算吃了他的肉也無力挽回敗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