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聆línɡ訓xùn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 義】

聽受訓教。

【名家解讀】

“聆”是聆聽的意思,“聆訓”指恭敬地聽受訓教,一般是下對上。成人禮的時候就有“聆長者訓”這個步驟。(酈波)

“耳”在中國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聖人”的“聖”(聖)就是從耳從口,要能說,首先要能夠聆聽。(張一清)

【辨 析】

“耳”與“令”聯合起來表示“傾聽吩咐,傾聽命令”。“聆”的讀音為línɡ,不要讀成lìnɡ。在字形上,不要與“鈴”“伶”等字相混淆。

你知道嗎?

“聆訓”是聽受訓教,與它同音的詞有“聆訊”,在運用時要注意區分。“聆訊”是指一些國家和地區法庭在公開審訊前,聆聽與訟各方的申請或陳述。

【字裡字外】

在我國古代,漢民族女孩的成人禮叫作“笄禮”。我國從周代開始,貴族女子在訂婚以後、出嫁之前會行笄禮。

那什麼是笄呢?笄是古代漢族女子裝飾頭髮的一種簪子,所以,笄禮也俗稱“上頭”或“上頭禮”。行笄禮時,首先要改變女孩子幼年的髮式,把頭髮綰成一個髻,然後用一塊黑布包住,插上簪子,這樣便表示女子已經成年,可以結婚了。我國古代的女子十五歲時就到了可以盤發插笄的年齡,有一種說法是“年已及笄”,說的就是女子滿十五歲。

“聆訓”是笄禮儀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內容如下:

司儀唱:“笄者聆訓。請笄者主人示訓。”主人起席,受笄禮的女孩跪在父母面前,聽從父母的教誨,具體內容由父母決定。例如,示訓:“事親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順,恭儉謙儀。不溢不驕,毋詖毋欺。古訓是式,爾其守之。”笄者靜心聆聽,在父母說完後對父母行以拜禮,並回答:“兒雖不敏,敢不祗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