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功ɡōnɡ虧kuī一yī簣kuì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 義】

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後一點兒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

【名家解讀】

這個成語源自《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孟蓬生)

【辨 析】

“功虧一簣”中的“功”是指所做的事情。“簣”讀kuì,從字形上看,跟竹子有關,本義是竹筐、竹簍,是盛土用的器具。“一”是量詞,此處做本義。“虧”讀kuī,是欠缺的意思。

你知道嗎?

竹子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典型的、具有良好力學效能的生物體。颶風能輕易將大樹齊腰吹斷,但不會令竹子折斷,原因就在於竹子中的竹纖維材料強度高、彈性好且密度小,強度能夠達到鋼材的三至四倍。因此,竹子是古人常用的一種材料,多用於製作精緻耐用的日常工具,如籮筐、簸箕、篩子等等。

【字裡字外】

古時候,有一個人要築一座九仞(約等於24米)高的土山。他非常努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拼命挑土,這座土山也漸漸變高。終於有一天,土山距離九仞只差一筐土的高度了,而這個人此時也已經非常疲憊,又正好趕上大雪天,於是他認為反正只差一筐土而已,便決定明天再幹。此後,他總是覺得只差一筐土而已,拖後兩天再完成也無所謂。正是因為一筐土而偷懶,所以這個人直到去世的那天也沒能完成堆最後一筐土的任務,這座九仞高山最終功虧一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