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皮pí裡lǐ陽yánɡ秋qi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 義】

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評論。同“皮裡春秋”。

【名家解讀】

“皮裡陽秋”蘊含了褒、貶兩個意思,在皮裡隱藏褒貶,就是心裡有話,但是不說出來。(蒙曼)

【辨 析】

這個成語每個字都很簡單,但是放在一起難度就很大。其實,“皮裡陽秋”就是“皮裡春秋”,“皮”是動物或植物體表的組織,皮裡是指內心。“陽秋”是指《春秋》,《春秋》是孔子修訂過的一部史書,書中語言十分精練,然而幾乎每句話都有其暗含之意。

你知道嗎?

很多外國人都覺得中國人說話喜歡繞彎子,表達委婉,不夠直接,這與我們的儒家文化有關。中國人講究“以和為貴”,孔子所謂“君子和而不同”,都講究保留自己的意見而不亂說亂做。因此,中國人不喜歡直接指出別人的好壞,而是在內心做出評價。

【字裡字外】

“皮裡陽秋”出自《晉書·諸裒(póu)傳》。諸裒年輕時不公開評論他人的好壞,桓彝說:“季野有皮裡陽秋。”意思是說,諸裒雖然口頭不評論別人的好壞,肚裡卻自有一部《春秋》,對別人還是有所褒貶的。久而久之,“皮裡陽秋”演變為成語,形容表面上不批評別人而心中自有褒貶。

可是,“春秋”為什麼變成“陽秋”了呢?據說晉簡文帝的母親鄭太后,小名阿春,於是為避“春”字諱,當時人們改稱“春秋”為“陽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