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工具之美與文化之美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熱播,讓我充分感受到民眾對民族語言文化的熱情;《我的趣味漢字世界》的熱銷,在對《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纘承的同時,也又一次讓我接受了公眾熱衷於傳統文化的洗禮。

漢字於我而言,既是每日相伴的交流工具,也是觸控經典、浸淫文化的必由之路。它既像一種做工精良的工具,時刻提醒我把它用對用好,也是一種曠世難覓的稀世珍品,吸引我時時端詳,百看不厭。

我的感受就從“漢”和“字”這兩個字說起吧。

“漢”無疑代表了中華文化的一個源流,它是“漢族”“漢語”“漢字”的根,而這一切均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一個盛世王朝——西漢;而“西漢”之“漢”,則又蘊藏著許多令人神往的美好寓意。

《說文解字》中,“漢”的解釋是:漾也,東為滄浪水。循著這個解釋,我的眼前彷彿漸漸浮現出一條大河的影子,她蜿蜒奔騰,水波激盪,晝夜不息,東流入海。這便是上游稱“漾”,中游曰“漢”,下游名“滄浪”的漢水。江水美如斯,難怪耳畔隱約傳來先秦民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還有南宋詞人姜夔《清波引》詞序:“滄浪之煙雨,鸚鵡之草樹……無一日不在心目間。”

一江清流,浸潤兩岸風光,也滋養著江渚水邊世代生息的兒女。漢中,便是漢水流經的一處群山環抱中的平原。當初,漢高祖劉邦以楚將身份受封於此,原本由於漢中地域狹窄,況且也猜透西楚霸王項羽是想利用山川之阻,抑制他圖謀天下的如意算盤,所以,劉邦並不情願當這個“漢王”。然而,劉邦的謀士蕭何卻道出“語曰天漢,其稱甚美”,終於勸得劉邦欣然接過項王所封的爵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