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生物活動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很多憂愁纏繞在心中。形容非常憂愁,非常苦悶。

辨析

“愁”是形聲字,從心,從秋。《說文解字》中對“愁”的解釋是“憂也”,即“愁”是指內心憂慮和發愁。“愁”不要誤寫為“仇”。

“仇”也是形聲字,從人,九聲,是仇恨、仇敵的意思,和人有關,比如“同仇敵愾”“疾惡如仇”“苦大仇深”等。

起源與演變

“愁腸”指愁苦的心情,“百結”指結了許多疙瘩。“愁腸百結”即指在愁悶的心上結了很多疙瘩,比喻愁苦很深。

古人有很多“愁”,鄉愁是思念家鄉而引發的憂愁,春愁是春日的愁緒,閒愁是無端的憂愁,清愁帶有淒涼之感。形容愁苦縈繞心間、難以排解的詞語也有很多,比如“愁腸九回”“愁眉不展”“愁腸寸斷”“愁雲慘霧”等。

例句

暮春時節,客居他鄉的詩人看到滿地的落花,不禁愁腸百結,憂痛交織。

字裡字外

中國古代文人多借詩詞來表達心中的“愁腸百結”。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任國君,開寶八年,宋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被俘。李煜具有藝術才華,尤其是在詞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詣。《虞美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當時的李煜,想到自己淪為階下囚的悲慘遭遇,想到亡國的悲痛,他的心中自然是愁緒萬千。

同樣體驗著國破家亡悲愴的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李清照出身於書香門第,早年生活富足悠閒,和丈夫趙明誠恩愛有加。後來金兵入侵中原,李清照遭遇了丈夫病逝、流離失所的痛楚。李清照後期的生活很淒涼,寫作風格也由前期的悠閒自在轉而為後期的哀嘆和感傷。“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作為李清照後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聲聲慢》寫盡了這位女詞人顛沛流離的苦楚和國破家亡的哀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