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抽象事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古代貴族女性發布的命令,通常指皇太后或皇后、皇妃頒發的詔令。

辨析

“懿旨”很容易與音近的“諭旨”混淆。“懿旨”特指由皇家重要的女性成員釋出的命令,而“諭旨”是由皇帝釋出的旨意。

起源與演變

“懿”從壹,恣聲。《爾雅》中有“懿,美也”,《說文解字》將“懿”解釋為“專久而美也”,引申為“溫柔聖善”義,因此這個詞多用來形容女性的美德。比如“懿德”就有指婦女美德的意思。能夠承受“懿”這個字的只有集“出身高貴”“輩分尊長”這兩個特質於一身的女性。

“懿旨”,原本也可以指大戶人家的長輩婦人所發出的指令,表達的是一種尊敬之情。金代董解元所撰《西廂記》中寫道,普救寺法師受張生請託,就嫁女之事詢問崔母:“未審懿旨若何?”意思是:“不知道您到底是怎麼想的?”這裡便將崔母的想法稱為“懿旨”。

不過這種用法並不多見。由於封建等級觀念森嚴,這個詞使用範圍日漸縮小,最後就變成了只有皇家女性,乃至於只有皇太后、皇后這樣母儀天下的女性所專用了。

例句

1886年7月11日,慈禧太后頒佈了一道懿旨,宣稱不再垂簾聽政,而讓年滿十五歲的光緒皇帝親政。

字裡字外

中國曆代統治者對公文都有明確的規定。秦代上行文為奏,下行文為制、詔。漢代上行文區分為四品:章、奏、表、議;下行文分為四類:策書、制書、詔書、戒書。魏晉南北朝公文同前代大略相似。隋代公文大都是梁代定製。唐代下行公文有六:制、敕、冊、令、教、符;上行公文也有六:表、狀、箋、啟、辭、牒;平行公文有三:關、移、刺。宋代公文上承唐代體制,種類更趨繁雜。元代公文略有變化,如詔令稱聖旨,命令稱令旨,指令稱懿旨,並增加了一些新的文體,如行移、申狀之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