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抽象事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公元前3000多年美索不達米亞南部蘇美爾人創造的文字,筆畫像楔子。

辨析

“楔”本義是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橛、木片等,因此是木字旁。

楔形文字的名字來源是由於這種文字像木楔子的形狀。“形”,意為形狀,因此不要誤寫為“型”,“型”的字義為模型、型別。

起源與演變

“楔”的本意為上粗下銳的小木橛。引申為“把楔形物插入或捶打到物體裡面”。經過進一步引申,“楔”也可以用來比喻一些類似把楔形物插入物體的動作,引申為“處於中間”“安插”。

例句

古代巴比倫的廟宇圖書館遺址,曾挖掘出大量的泥板,上面用楔形文字刻著乘法表、加法表、平方表、平方根表等。

字裡字外

楔形文字發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這種文字是公元前3000多年由蘇美爾人發明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最初是象形文字系統,在其3000年左右的歷史中,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也大大減少。

已發現的楔形文字多書寫在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書寫的時候使用削尖的蘆葦稈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軟泥板經過曬或烤後變得堅硬,不易變形。這種書寫方式使得楔形文字的筆畫多筆直如同楔形,即線條呈三角形。

最初,這種文字是圖畫文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要表達的事物越來越複雜、抽象,原始的圖形不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於是蘇美爾人對文字進行了改造,一是簡化圖形,一般是用部分代替整體;二是增加符號的意義,如“足”的符號還可以表示“站立”“行走”的意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