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具體事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城牆(城指內城的牆,郭指外城的牆),泛指城市。

起源與演變

“郭”從邑,《釋名·釋宮室》將其解釋為“廓也,廓落在城外也”,是外城的意思,古代會在城的外圍加築一道城牆。

“郭”在甲骨文中像是建在城邑四周的護城塔樓,它的造字本義是指城牆上的眺望預警塔樓。這種塔樓四面圍築牆垣,牆上有門供人出入,早期多以夯土、石塊修成。後來又加入了“邑”字旁,強調郭的“護邑”作用。隸書將左邊簡化為“享”,右邊簡化為耳刀旁,並且固定了下來。

“城”和“郭”在古代原本是有區別的,後來也把“城”和“郭”連用,作為城的統稱,泛指城市。

例句

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郭。

漢樂府《孔雀東南飛》

沿江一帶分二十四座水門,以大船居於外為城郭,小船居於內,可通往來,至晚點上燈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紅。

羅貫中《三國演義》

字裡字外

現代漢語中有一些帶耳刀旁(“阝”)的字,不過左“阝”和右“阝”,意思和由來各不一樣。

左“阝”一般是由“阜”演變來的。“阜”是一個象形字,像山崖邊的石階,本義是土山。含左“阝”的字大多跟地勢有關,經常表示多、高、厚這樣的意思,如“陵”“陡”等。

右“阝”一般是由“邑”演變來的,含右“阝”的字大多和城、國、郭等行政區域、地名有關,如都(國都)、邯鄲(趙國都城)、鄴(地名,鄴縣)等。有的姓氏與地名有關,所以也帶右“阝”,如“鄧”“鄭”“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