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回 眾大臣保本金鑾殿 魯國公巧使少國公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程咬金離法場來到八寶金殿,李世民看到他覺著腦袋都疼。他跟老程相處多年,對程咬金可以說是瞭如指掌,知道老程有三個特點:第一,膽子大,愛抱打不平。他要認準了的事,拼上命也不在乎。當年他小孤山長葉林劫過皇綱,名震天下;濟南府賈柳樓四十六友結盟,程咬金排行老四,人稱四爺,以後又反山東,走馬取金堤,三斧子定瓦崗,探地穴當上混世魔王大德天子,受眾擁戴當上十八國都盟主,與隋兵開仗,他衝鋒在前,這是一。第二,心腸熱,為朋友不怕掉腦袋。當年他投唐以後,保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唐高祖誤信建成、元吉的讒言要殺李世民,程咬金闖金殿質問李淵。第三,臉皮厚,能大能小,能折能彎,不怕丟面子,什麼氣都能受,什麼話都能說。李世民知道他與薛仁貴感情深厚,這次來必是為薛禮保本求情,對這種人怎麼應付呢?皇上先琢磨開了。

程咬金來到金殿躬身施禮:"臣程咬金參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萬歲。"李世民趕緊說:"愛卿平身,一旁落坐。""臣謝坐。"老程穩穩當當坐在一邊。"程愛卿,今日上殿不知為著何事?""萬歲,是這麼回事。臣正在府中閒坐,忽聽街上一陣喧鬧,經打聽說是午門外要殺薛仁貴,臣聞言大吃一驚,以為傳說有訛,我急忙趕奔午門外一看,果見薛仁貴被綁在法場。老臣冒昧,不知薛禮法犯哪條?萬歲因何要將他處斬?臣心中不明,望陛下明示。"李世民口打咳聲:"老愛卿,說起來朕也覺傷心哪,這可真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哪!朕對薛禮的恩德,老愛卿比誰都清楚,薛仁貴可謂富貴已極。誰知他是個偽君子。朕近來想他,宣他進京陪王伴駕,可他進京之後,在成親王府,吃酒帶醉,醉鬧翠雲宮,見朕的御妹翠雲公主容貌出眾,動了淫心,因奸不允,用硯臺打死公主,經三法司審理,證據確鑿,現有薛禮供詞在此。老愛卿,你說薛禮該不該殺呀?"皇上又把經過詳細說了一遍,又給老程唸了供詞。老程聽罷,手持長髯,一陣沉思,然後說道:"陛下,以巨聽來,這供詞可與成親王講的不符啊!""何處不符?""陛下,成親王說薛禮見了翠雲公主強行無禮,因奸不允,打死公主,供詞說是吃酒帶醉,打死公主,這出入可太大了。""噯,老愛卿也糊塗了。像這種埋汰事,薛禮不好意思明講,他承認打死公主也就符合了。""不,請陛下三思,口供豈能有差錯,必須兩下完全相符才行。再說第三句,'安心謀反',這可能嗎?薛仁貴在萬馬軍中出生入死,幾次救駕,平定了反叛;班師以後,他安分守己,並無不法,他反叛什麼?如此看來,薛仁貴是含冤受屈,屈打成招,這裡頭另有文章。請陛下開恩,把薛禮赦免了吧!"李世民一聽臉就沉下來了:"老愛卿,國家的法律,難道是當兒戲的嗎?薛仁貴打死翠雲公主,人證、物證、供詞俱在,怎會有錯?你何必為他講情!再說朕對他夠寬大了,按薛仁貴所犯之罪,應該戶滅九族,凌遲處死,朕今只殺薛禮一人,餘皆不問,難道還不行嗎?老愛卿,朕知你為人心善,心腸熱,對薛禮有感情,可朕也是沒辦法呀,朕若因私廢公,把國家的法律放於何處?日後再有人違法,怎樣處理?老愛卿不要再說了,你回府休息去吧!"程咬金一聽傻眼了。可他還是厚著臉皮,接著說道:"萬歲,既是薛仁貴確實犯了死罪,您也該寬恕,常言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啊!何況臣並不認為薛禮真有此事。萬歲請想一想,當年西域稱亂。朝綱震動,萬歲御駕親征,出兵不利,是那薛仁貴,屢破強敵,幾次在萬馬叢中救駕,才平定了叛亂,天下太平。若沒有薛仁貴,我們能這樣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嗎?薛仁貴功勞齊天,萬民皆知,若為此小事將他處斬,官吏百姓輿論起來,怎麼解釋呀!您會落個什麼名聲呢?再說如果邊關發生戰事,我和敬德都已年邁,靠何人領兵帶隊?望陛下以社稷為重,把薛仁貴赦免。他要沒幹那事,您是明斷秋毫;他就是幹了那事,也會感恩戴德,加倍報答於您,何況翠雲公主已死,殺了薛禮也無法使她復生,您既痛心御妹,何忍再失良將?求陛下賞老臣個臉,就把薛禮饒恕了吧。"李世民聽到這裡把臉一沉:"老愛卿,朕念你是有功之臣,才耐著性子向你詳加解釋,你怎麼如此絮叨!朕意已決,此事萬難更改,愛卿不必多言,下殿去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