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部 2 要皇宮,還是要難民營?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進了流亡學校,我得重新學習怎樣生活。

除卻嬰兒時期不算,我一生有三次大學習,大適應。第一次,做流亡學生,受軍事訓練,過集體生活。第二次,退出軍伍,投身民間的新聞工作,過自由生活。第三次,移民出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生活。

三次都是大撞擊,大蛻變,大思考。每一次是一個大故事,其中包孕許多許多小故事。

二分校設在打蛋廠,這是一個英國女子設定的工廠,專門把雞蛋打破,把蛋清蛋黃分開,取出蛋清供工業之用,沒聽說怎樣處理蛋黃。既是工廠,房屋比一般民舍高大敞亮,最難得每一座房屋都是用機器打磨過的水泥地,可以防潮。

班長把我領進宿舍,只見水泥地上畫好了長方形的格子,六十公分一格,每一個格子裡睡一個人。這六十公分正好是一個人兩肩的寬度。放下棉被,左顧右盼,同學們大半出去了,右鄰一個叫劉子豪的長臉大牙的小夥子爽直,熱心,問我從哪裡來,讀幾年級。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同學。

忽然號兵吹號,窗外人群朝一個方向急跑。我問為什麼吹號,我們該怎麼辦,子豪說:“開飯了,跟我走!”他生疥瘡,走路難,邁開鐵柺李的步伐,倒也不落人後。大眾直奔操場。操場就是飯廳,菜飯碗筷都擺在地上,群星萬點,整整齊齊。

我沒帶碗,用刷牙漱口的搪瓷缸盛飯,那時規矩大,盛好了飯,先放在菜盆周圍,人站好,等教官一聲“開動”,才開始蹲下吞嚥。缸深飯熱,一缸還沒吃完,供飯的柳條大筐裡只剩下可以數得清的幾粒米。跟我同桌吃飯的一位同學說:“你這個樣子不行,準捱餓,人餓了容易想家。”天津口音。“有錢吧?我帶你去買碗。”國字臉盤,幾粒雀斑,兩腮帶肉,很有親和力。碗是有氣孔的粗陶,外面一層黑釉,大小深淺有統一規定。盛飯有口訣:“一半二平三溜尖”,第一碗盛半碗,散熱快,早些吃完去裝第二碗。第二碗飯裝到碗口,這時飯已不會燙嘴,可以狼吞虎嚥。如果還有機會裝第三碗,那就儘量多取,因為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他拿著碗,一面講解一面比畫。指粗掌厚,好像很有魄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