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章 2003 自然生命的最後使命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語錄

人生在世,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得到一個知心伴侶,夫復何求?想起任姐(任劍輝)將大部分的生命貢獻給藝術界,那份認真與尊重,是我們後輩所敬仰的,這樣生榮死哀,可謂後無來者。

——1989年

張國榮對藝術與生命的認識

2003 年的4月1日,是張國榮的所有朋友和歌迷影迷希望抹去的日子。他的離世方式,為他飽受爭議的一生又帶來最後的、新的聲討。

同為香港藝人前輩的曾志偉得知訊息後,難過得想推掉數天後香港電影金像獎主持工作,因為“不能接受他的離去,他已經這麼完美了,難道還不夠好?他讓我們都迷失了!”大多不明真相的人,則紛紛譴責“怎麼能輕生?”“他的自殺會給歌影迷帶來多麼大的負面影響!”

但是,他的好友們在得知離世的訊息後卻一再自責。曾視他為“娛樂圈中唯一的朋友”的梅豔芳泣不成聲,自責早就知道他患病,卻沒有主動去關心他,聽他傾訴心中苦惱。更多朋友都表示,聽說他身體不好,原想等他病好後再去探訪,誰知再也沒有機會。

張國榮生前一年,健康狀況已備受關注,但真實情況一直眾說紛紜。直到遺書內容公佈,大家才終於確定、並第一次如此正面又猝不及防地迎擊這個病症——抑鬱症。

什麼是抑鬱症?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精神疾病。由於標準和基數有差異,抑鬱症的患病率在不同國家中不盡相同,有調查顯示,中國的患病率約為6%,而日本的患病率則高達20%。並且在世界範圍內,抑鬱症的發病年齡提早、發病率增加,然而真正接受治療的還不到一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