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附錄 1、越是崎嶇越坦平——回憶我的父親章伯鈞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章詒和答記者問

問:凡50年代過來的人,都知道章伯鈞是中國頭號大右派,能否談談他的生平?

答,現在的人,只知章伯鈞是大右派。他以此獲罪,又以此留名。歷史本身就隱含著無法估計的因素在內。

1895年陰曆十月初一,我的父親出生在安徽桐城的一個地主家庭。所謂地主,不過小康之家。6歲那年,他的父親不幸溺水而亡。從此,他與二弟章伯韜(3歲)、三弟章伯仁(5個月)由兩位叔叔撫養。

他先入私塾,一年後轉入鄉間育才小學。我父親自幼喜讀書作文。每日歸家放牛,以牛背上的吟誦為一大樂事。小學畢業遂投考省內有名的桐城中學。因數學不及格,幾將落榜。後因文章著實寫得漂亮,被校長(桐城派文人)破格錄取。章家距學校90華里,那時的寄宿生須自帶伙食。於是,我的父親每月利用假日,由家肩挑大米、菜油,跋涉返校。他得知叔父為侄兒的求學上進,不斷變賣田產,經濟日漸拮据,便更加刻苦自勵。

1916年20歲的父親赤腳草鞋來到武漢,考入武昌高等師範英語系。這時,新文化運動正以磅礴之勢在全國興起。他酷愛西方哲學著述,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明確意識到中國人必須用民主科學態度去重新審視歷史,正視社會現實。從此,民主主義開始成為他政治上追求的理想。他一面勤學功課,一面結交有志之士。其中有惲代英,這個與他同齡的江蘇武進人在武昌成立了《利群書社》、《互助社》、《共存社》。我父親常去書社讀書學習,與惲代英相處甚洽。後又與肖楚女相識,肖乃湖北漢陽人,熟悉武漢社會情況,遂多與之探討有關改造社會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父親在武昌高師曾發起組織讀書會,繼而又參與組織學生會。五四運動爆發,他作為武昌高師學生會代表參加了武漢學生聯合會,積極組織武漢學生開展反帝反封的愛國運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