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狄仁傑不死於武后之亂,進而官升高位,掌握權柄,這就是天不滅唐了。狄仁傑為官以來,始終愛民如子,不懼權要,在武后殘殺雷厲風行之時,他終於能運用智謀,免於災禍。這就是因為他足智多謀,善於自處,何時當言,何時不當言,他拿得極有分寸。因為他本人精通法律,發言能善擇時機,能一針見血。不言則已,言則必中。

武后所作所為當然違法越理。狄仁傑當然是忠於唐室,深不以武后為然。對於武氏諸侄平步青雲作威作福,只好三緘其口,暫時觀望。如同武后圖謀大業時一樣,狄仁傑也深知他需要忍耐,需要計劃,需要時機。他知道,要重興唐室,要消滅新周亂黨,他需要一批膽大心細幹練有為之士,並且使他們官居要津實權在手。此外,仍須改變政治氣氛,要使綱常振作一新。狄仁傑這位精忠謀國的非凡人物,為大理丞審理案件已是明察秋毫,現在對武后也是瞭解透徹,洞燭機微。他的冷靜,他的耐性,他的智慧,他的眼光,都不弱於武后,他正是武后的剋星。他自己也知道,武后現在是遇見敵手了。他這番功業之艱鉅,自不待言,就如同扭轉乾坤一樣。要在殘忍詭詐的暴君如武則天之前重興唐室,談何容易。

狄仁傑並不孤單,他與張柬之等人相知很深,全系志同道合。數年以前,高宗駕崩不久,諸王公多遭幽禁之時,張柬之正為荊州刺史。柬之與友人荊州長史楊元琰相識。曾於黑夜之中泛舟於江心,二人密談一番,因為船在江中,不怕有人聽見。談到武后幽禁唐室王公,二人目眥欲裂。在朦朧的月光之下,二人揮涕盟誓說,有朝一日機會到來,要誅除亂逆,恢復大唐。這種功業真是拔山扛鼎,豈比等閒。後來政局日壞一日,恐怖殘殺如火如荼,如九秋霜氣,草木沾之,無不枯萎凋謝,直至唐室岌岌危殆,終而傾覆滅亡,武后以太宗兒媳之身,竟獲登皇位。張楊二人都噤若寒蟬,但在內心之中,當年誓言,從未忘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