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2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要描述我第一眼看到叔本華的文字是怎樣的一種情況,那我得先說說我的一個想法——這一想法在我年輕的時候,比起任何其他的想法都要頻繁和迫切地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在早年的日子裡,每當我隨心放縱所欲時,我就在想:命運會把教育我自己的可怕責任和工作從我肩上移走,亦即到了一定的時候,我自然就會找到一個哲學家做我的教育者:一個真正的哲學家,一個我們不用多加考慮就會放心聽從的人,因為我們信任他甚於信任我們自己。然後我就問自己:這位哲學家,將會根據什麼樣的原則教育你?我也在想,對我們那時期流行的關於教育的兩句格言,他會是怎樣的看法?第一句格言要求教育者很快了解到受教育者的真正長處,然後投以全力、心血和陽光,目的就是幫助把那一長處達致真正的成熟,結出果實。第二句格言則要求教育者培養受教育者身上的所有潛力,讓其相互間和諧發展。對一個有著明顯傾向要成為金器匠的人,我們可根據此格言強行讓其學習音樂嗎?本韋努託·切利尼[1]的父親一而再地強迫兒子學習那“可愛的小角”(他兒子則稱為“該死的笛子”),他這樣做是對的嗎?對切利尼這樣有著如此強烈和鮮明突出天分的人,人們難稱其父親的做法合理。這樣,或許那條要和諧培養所有潛力的格言,就只是適用於天分更弱的人了?——在這些人的身上,雖然有著成堆的需求和傾向,全部加在一起和單個而論,卻都不意味著什麼。但我們又何曾見過像切利尼那樣的一個和諧總體?見過像他那樣從一個人的身上可以同時發出眾多但又彼此調和的音聲?切利尼就是這樣的人,其認知、慾望、愛、憎,都朝向一箇中心點,其力量有著很深的根源;透過那活力中心點及其發出的強有力的控制,而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活動系統。這樣的話,這兩句格言或許就不是互相矛盾的了?或許第一句格言只是說人應該有一箇中心點,第二句格言則說人也應該有一個圓周?我所夢想的能給我教育的哲學家,不光能發現那向心力,而且還能知道如何避免這向心力干擾了其他的力;我覺得,他的教育任務更多的是要把人塑造為一整個鮮活的太陽與行星體系,幫助我們認清人這一更高階力學裝置的規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