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現代文學史要重新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86歲的牛漢臉上,刻滿歲月的刀痕。他的同時代人,誰的臉上沒有幾把刀?

幾十年的沉沉光陰,將他的身高壓縮了5釐米。即便如此,他站起來還有1米86。

牛漢的祖先是鐵木真的嫡系,叫忙兀特兒。兀特兒是姓氏,忙是部落名,這支部落早年在今天察哈爾、張家口一帶出沒。元朝亡後,忙兀特兒遷徙山西,改姓史。祖先驍勇善戰,常能虜獲異族美貌女子,講到這一點,牛漢笑呵呵的。

牛漢的脾氣,用祖母的話說,像家鄉的滹沱河。滹沱河平時不像河,除去沙土,淨是石塊。當河水流盡斷流之時,河中唯一留下的,是它們。但家鄉的人們依然不敢走近滹沱河,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發大水了。發大水時,村裡的狗都不叫了。

父親史步蟾早年參加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回到家鄉專心種地。他囑咐兒子:“還是好好唸書吧。”他的笙、簫、笛,以及那些古老的元曲譜本,讓牛漢敏感於美妙的聲音。他在油燈下朗讀的詩歌,還有滿滿兩架子的書,讓徐志摩、郭沫若、朱自清、周作人、魯迅,以及《新青年》《語絲》《譯文》等等,陸續走進牛漢的視野。

抗戰流亡,牛漢跟隨父親到了甘肅天水。在那裡,他學畫。他晚年畫的詩人穆旦、聶魯達、普希金、阿赫瑪託娃、帕斯捷爾納克的頭像頗有神韻。他接觸更多的詩歌,兩本口袋詩集:田間的《呈在大風沙裡奔走的崗位們》和胡風的《野花與箭》,隨身必帶。“我喜歡田間的激情,像一把火。胡風的詩很有湖畔詩的味道,沒有口號,寫得寧靜、悽切,寫出大革命前後青年的憤懣悲傷,但當時我還不能十分理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