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廣場表演告一段落,龍應臺去視窗買了開往高雄的高鐵車票,往屏東老家去,那裡有她的母親和哥哥。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浩告訴我,你見到龍家人就會知道,什麼叫作淳樸。

母親應美君多次出現在她的著作裡:浙江淳安人,杭州綢緞莊小姐,不顧家人反對下嫁湖南衡山人龍槐生,1949年隨人潮湧向臺灣,剛到高雄時,手裡還抱著剛出生的龍應臺的大哥龍應達。她用身上藏著的五兩黃金租下一個小菜攤,賣西瓜、賣麵粉、賣五金,賣自己包的粽子,賣一切難民需要的東西。她在有尿味的戲院裡賣過票;編過漁網,半個月編好一張,換80元;她養過豬;她開口向鄰居借錢,以便第二天交龍應臺的學費……她像一株又柔又韌的水草,幫襯丈夫,帶領四個孩子,在荒灘惡水中存活了下來。

童年時龍應臺看美國電視,常常有感於母親的“不優雅”:她講話的聲音是那麼大,跟鄰居講到高興時會笑得驚天動地,她開罵時也是正氣懍然、轟轟烈烈,被罵的人只能抱頭逃竄……她的生命裡有一些放肆,一些充滿豪氣的東西。龍應臺說,在有些方面,她像母親。

就在三天前,她偶然在一條巷子裡聽見一位老婦的哀號,浙江口音的哀號,心有所動,“多管閒事”過問起來——寫過《大江大海》,她知道這島上每一位七八十歲的人,身上都藏著一部顛沛離散史。她在巷子裡東問西問,得到的資訊是,老婦人精神有問題。她撥通了市長郝龍斌的電話。市長出差,她又撥副市長的電話,副市長自國外派人調查。龍應臺剛上火車,就收到回饋:社會局已派人上門瞭解情況,這位鄧女士確實精神異常,已享受社會福利中心的照顧,他們會跟進,並“謝謝龍部長的通報”。龍應臺毫不遮掩文人的感性,“那老人的口音跟媽媽一樣,我受不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