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本章應看作榮格就弗洛伊德所寫過的許多文章的補充。這些文章的最重要者已收入《弗洛伊德與心理分析》。另外參見《性格與人格》(1932)第48-55頁的《在其歷史背景中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巴塞爾主日新聞報》(1939年10月1日)中的《悼念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文。

我成了一個心理療法學家,踏上了探索自己的智力發展的道路。我十分天真地開始從外部和臨床角度上觀察精神病患者並因而發現了帶有顯著特色的心理過程。儘管絲毫不明白它們的內容,我還是把這些事情記錄了下來並加以分類;這些事情人們認為已進行過充分分析與評價,因而便被認為是“病理學上的”而置之不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興趣日趨集中於我體驗到了有某種我可以理解的東西的病例裡,也就是妄想狂症、狂鬱性精神病及心理發生性精神障礙。我自開始執精神治療業後,便研讀了布魯厄、弗洛伊德及皮埃爾·雅內的著作,這些著作給了我極大的啟迪與教益。但最重要的是,我發現弗洛伊德對夢進行分析與闡釋的技巧在精神分裂症的各種表達形式方面使人大開眼界。早在1900年,我便讀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54。那時候,這本書我讀過後便放到了一邊,因為我仍然無法把握它。在我二十五歲之時,我仍然缺乏足以欣賞弗洛伊德的理論的經歷。直到後來我才有了這種經歷。1903年,我再次撿起《夢的解析》讀了起來,才發現它與我自己的想法殊途同歸。主要使我產生了興趣的是把受壓抑機制的概念應用到夢的方面,而這一概念則是從精神病人的心理導源出來的。這對於我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我們進行的詞語聯想測驗中經常遇到壓抑性機制。病人對某些激發性詞語所作出的反應,要麼根本不作出聯想性回答,要麼其反應時間來得不合適地慢。後來才發現,這種障礙每次發生,就在於所使用的激發性詞語觸到了一種心理上的創傷或矛盾衝突。在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對此並未意識到。當被問及這種障礙的原因時,他便往往以十分做作的方式來進行回答。我所讀的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向我表明,在這個地方,壓抑機制在起著作用,而我所觀察到的事實也與他的理論相一致。這樣,我便得以證實弗洛伊德的一系列論點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