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棺材也要抬到臺灣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新聞天地」第一八四期,曾載有顏坤定先生所撰「杜月笙先生二三事」一文,最末一段,有云:

「杜氏勢力,究有多大?我們也無法估計出來。有人說:臺灣一定要爭取他,連他死了也要爭取他。因為一旦反攻大陸,卽使杜月笙死了,把他的靈柩抬到上海,他還會『顯靈』,在上海地方上,仍可發生使你想不到的作用。」

事實上,杜門親友,自杜月笙逝世以後,無日或忘杜月笙的臨終遺言,「棺材也要到一趟臺灣」。自民國四十年八月到四十一年十月,前後一年兩個月間,洪蘭友、陸京士為完成杜月笙此一最後心願策劃磋商,奔走聯絡,可說是致力最多。後來決定了四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為杜月笙「歸依國土」之期,杜且笙在港臺兩地的家人親友,便在縝密周詳的計劃之下,有條不紊,嚴密配合的辦這一件大事。

香港方面由姚玉蘭負責主持一切,在香港一住三年,經過許多大風大浪,見到不少稀奇古怪的事體,姚玉蘭對於杜月笙靈柩「歸依國土」,唯恐共黨搗亂,絲毫不敢怠慢,她在行前命人去求李應生,妥善作個安排。李應生當時身任東華三院主席,他在香港,頗有勢力,當時他便不辭艱險,不避辛勞,很爽快的一口答應。

於是,由李應生設計安排,一手包辦,李應生聽到共產黨企圖阻止杜月笙靈柩運臺的說法,以及必要時將會派遣暴徒去摜炸彈的恫嚇,他付之一笑,不以為意,但卻仍然採取了有效的安全措施。首先,他請杜門親友,對於靈柩啟運日期、時間及地點,效金人之三緘其口,秘而不宣。其次,他和香港警署打交道,請他們屆期暗中派員保護,然後,再跟太古輪船公司講好,趁盛京輪上午十一二點鐘,貨已上妥,客未登輪的空擋,把杜月笙的靈柩送到船上,移入專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