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部 譯本前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被賤害的和被毀滅的美

石國雄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俄國處於一個大轉折、大變化的時期。1861年實行農奴制改革以後,俄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經歷著一個重要的過程。從政治上看,貴族統治階級進行了有利於自己的農奴制改革;保住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專制統治阻遏了革命形勢的發展,而在經濟上,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如列寧指出的,“1861年以後,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這樣的迅速,只用數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歐洲某些國家整整幾個世紀才能完成的轉變。”*國內外企業主追求利潤,表現出瘋狂的積極性。金錢的勢力越來越大,強烈地影響著社會的傳統道德和生活方式。社會矛盾也更加尖銳。這是一個由“資產階級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代替農奴制度的(或封建制度的)生產方式的”**過渡時期。俄國究竟應走上什麼樣的發展之路,是當時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社會思想政治鬥爭的中心問題。文學界也在尋求社會發展道路的回答,他們透過塑造正面人物來回答這個問題。1864年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就寫了小說《怎麼辦?》,塑造了拉赫梅托夫等新人的形象。同一時期巴任寫

*《列寧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7卷,第104頁。

**同上,第92頁。了《斯捷潘·魯列夫》、布拉戈維申斯基寫了《黎明之前》、斯列普佐夫寫了《困難時刻》等,他們所描寫的主人公,有的走向民間,喚起群眾迎接風暴和戰鬥;有的為新思想所鼓舞,與富裕的家庭、與庸俗的環境決裂;有的忠於革命民主主義理想,揭露貴族自由主義。他們都與現存社會格格不入,但並不忍耐和寬容,而是積極行動,探求新的道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