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譯者前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魔山》是德國大文豪托馬斯·曼震撼世界文壇的力作,是德國現代小說的里程碑。

美國著名作家辛克萊·劉易斯對《魔山》的評價很高,他於一九三○年看了這部書後曾說:“我覺得《魔山》是整個歐洲生活的精髓。”確實,它不愧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一九二九年托馬斯·曼獲諾貝爾文學獎,《魔山》起了決定性作用,這是評論界公認的事實。

關於托馬斯·曼,我國讀者並不陌生。他是現代德國文壇上繼往開來的大師。近年來,我國文化界陸續出版了他的一些名作,例如《托馬斯·曼中短篇小說選》、《大騙子克魯爾的自白》和《綠蒂在魏瑪》等。他那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相結合的寫作技巧,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而貫穿每部或每篇小說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民主思想,又使我們受到感染,獲得啟迪。他以犀利的筆觸鞭撻權貴,嘲諷某些人的偽善與自私,而對正直的人民群眾則寄予同情與希望。他以作家的良知衛護藝術的尊嚴,對那些扼殺藝術、毀滅藝術家的行為痛心疾首。由於他受叔本華和尼采等人哲學思想的影響,某些作品固然流露出一定的頹廢情緒和消極思想,但總的基調無疑是健康向上的,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

一九一二年五月至六月,托馬斯·曼的妻子卡塔林娜因肺部染疾,在瑞士達沃斯肺病療養院住了三星期左右,他也陪同前往。在此期間,作家對療養院的各種生活和各色人物作了精心觀察,《魔山》的素材即由此而得。他從一九一二年開始執筆寫這部鉅著,一九一四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得不中斷寫作。以後歷盡艱苦,時斷時續,終於在一九二四年問世。一九一五年,他在給奧地利語文學家保羅·阿曼的信中曾談起《魔山》的寫作緣起:“我在戰前不久開始寫一部中篇小說——一個具有教育和政治意圖的故事。情節發生在山中的一所肺病療養院裡,在這裡,一個年輕人遇到了極大的誘惑,遇到了死亡,並且滑稽而可怕地經歷了人道與浪漫主義、進步與反動、健康與疾病的矛盾。但與其說是為了要解決什麼,倒不如說是為了理解和獲得認識。這一切具有幽默的虛無主義精神。”見《托馬斯·曼給保羅·阿曼的信(1915—1952)》,呂貝克,一九五九年版,第二十九頁。不過在以後寫作過程中,中篇擴充套件成為一部長篇小說,信中所說“幽默”的性質也喪失殆盡,而主題卻大大深化了。以後,托馬斯·曼進一步提出了戰時和戰後年代的政治事件和社會生活引起的種種新問題,從而賦予這部鉅著以新的色彩和生命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