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0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市民群眾感到興趣的,是生動活潑而並不訴諸理智的通俗易懂的描寫,但熱情奔放、追求絕對真理的青年,卻只是為作者提出的問題所吸引。阿申巴赫象任何青年人一樣,是熱衷於研究問題的,是信奉絕對真理的。他崇奉理智,在知識的土壤上辛勤耕耘,好容易收穫了播下的種子;他擯棄神秘主義,懷疑天才,對藝術嗤之以鼻——不錯,正當信徒們對他的作品欣賞不已、推崇備至時,他,這個青年藝術家,卻對藝術的值得爭論的性質和藝術技巧方面發表一些玩世不恭的意見,使二十歲的青年們大驚失色。

可是一顆崇高活潑的心靈,在知識尖利而嚴酷的鋒芒面前似乎會比其他事物面前更加迅速、更加急劇地萎縮下去。確實,青年們一心所追求的目標哪怕如何苦心孤詣,誠心誠意,與大師深邃而果斷的決心相比,就顯得淺薄可笑。大師對知識既排斥又抗拒,掉頭不屑一顧,唯恐知識會使他的意志、行動、感情甚至激情(哪怕是最低限度)變得麻木不仁,一文不值。《不幸的人》那篇著名的小說,難道不是對當代風靡一時的那種頹廢心理的譴責嗎?小說體現出來的人物,是一個任憑命運播弄的軟弱愚鈍的蠢漢,由於昏聵無能,意志薄弱,竟把自己的妻子推入一個面容光潔的青年人的懷抱裡去,在卑微的境地中了卻殘生。作者這裡用怒不可遏的語言唾棄了受遺棄的人,對道德上的猶疑不決公然表達了他的深惡痛絕之情,對自作自受所招致的苦難不寄予絲毫同情。有一句婆婆媽媽的好心腸活,說什麼“瞭解一切,就是原諒一切”,他認為這句話絲毫沒有骨氣,曾公然加以駁斥。這裡所呈現的,或者已清晰地展示出來的,乃是“公正無私的品質重現的奇蹟”。不久,這就明確地成為作者談話的主題,而且帶著某種玄妙的色彩加以強調。多麼奇特的思路啊!莫非正是由於這種品質的“重現”,由於這種新的品德和嚴謹的態度,才使他在智力上有如此成就,因而人們從那個時候起觀察到他的文風似乎過於華麗秀美,簡潔明澈而又工整,使他的作品此後具有明顯的、甚至是刻意模仿的名家大師和經典著作的風味?然而超出了知識界限、又為知識(它起阻礙作用和解體作用)所束縛的那種德行——難道它不是又把世界和人們的心靈看得過於簡單化的一種傾向,因而也助長了惡勢力,鼓勵了那些該受禁止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