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二篇 要市場或者要藝術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王朔:中國電影的可笑在哪兒呢?就是兩頭都要顧,兩頭不是人。電影要的就是市場經濟,壓力就在這兒,也好辦。但它又是一個計劃經濟在那兒控制著。所以在電影業的運作上,它又不是真的搞電影工業,而是在搞電影作坊。所以造成現在新的有想法的青年導演哪邊都不沾,還能出點真東西。只要你沾一頭,就必得沾另一頭,兩頭一沾就非驢非馬不是東西了。

美國只有市場一頭,人家的作者都是天才,成了名就迅速被商業電影吸納過去,票房要求你只能拍很型別化很完美的商業片,這也行,單純。我覺得第五代導演達到的技術水準完全可以拍出很精美的商業片,像《泰坦尼克號》那樣,這裡也可以說有藝術追求。何必那麼累呢?想追求又追求不到。你的技術很好,你又很尊重市場,你又要活下去,還不如把藝術片的偽裝扔了,把臉撕破了,就拍型別化的電影,這樣單純地幹,也可以使觀眾啊、編劇啊、影評人啊,不至於無所適從。

老俠:張藝謀拍東西大都從小說改編而來。他與謝晉是倒著來,當年謝晉從《天雲山傳奇》、《牧馬人》到《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哪部小說搶手他拍哪都,成了一個最瞭解市場行情的家庭主婦。張藝謀除了《紅高粱》是搶到了熱點小說外,其他如《菊豆》、《大紅燈籠》、《活著》、《秋菊》、《有話好好說》,他拍誰的小說誰就紅起來。這與謝導比起來,也算有本事,高一籌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