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4、宅院血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雷莊是人民公社所在地。只有一條街道,寬度勉強可以開過一輛解放卡車,街道兩旁地勢稍低,下雨時成為排澇的水道,緊挨水道就是農戶門前的石階。農曆逢五逢十有集會,各類交易就這條街道進行,趕集上會的人並不多,有人戲言,雷莊逢集,有野兔從街上跑過都沒人攆。除了這條主街道,另有幾條更狹窄的巷子縱橫,不夠規整。民居圍牆一律用黃土築就,因年月不同或破敗或相對完整,院子裡的建築多為青磚窯洞,有的已歷數百年而不衰。瓦房較少,多為殷實人家擁有,最漂亮的一戶大瓦房三進四合院是本村最大地主雷萬堃家產,土改被沒收,解放後一直是村政權所在地。當今生產大隊“革命委員會”也在這裡辦公。這個用作“大隊部”的四合院是雷莊的標誌性建築。

雷莊另一鮮明標誌當數那棵最大的古槐樹。渭北一帶歷來多有國槐、榆、樗、桑、香椿、苦楝、皂角等樹種,後來引進生長較快的刺槐、泡桐,成為村巷樹種的主流。農戶庭院裡也有種桃、杏、核桃、棗的,村外地頭溝畔多栽柿子樹,松柏及柳樹種植在墳塋周圍,柳多為送葬孝子手中所拄孝棍直接插進墳頭長成。這些樹種裡面國槐和松柏最為長壽,村人有“千年柏,萬年槐”的說法。生長在雷莊主街道中段的這棵古槐據說樹齡已逾千年,有“敬德勒馬看古槐”的傳說為證,曰唐將尉遲敬德曾在此樹下駐馬觀望,西南方向有一斷枝系尉遲公鞭打所致。此樹主幹之粗需三人合抱尚有盈餘,雖早已中空,但憑厚實的外殼仍可支撐擎天巨枝,有兩支分杈已乾枯,但仍有若干枝杈葳蕤茂密,整個樹冠之大方圓數十里無可匹敵者。古槐周圍若干住戶的莊基宅院主動後撤三丈,樹下的空地蔭涼可供雷莊第三生產隊全體社員開會之用,亦是男人們端老碗趷蹴吃飯諞閒傳的地方。此樹還有一奇,數年前中空的樹幹落入樗樹(臭椿)種子,發芽生長,一碗口粗的新樹從老樹中間指向藍天,形成“槐抱椿”奇觀,與縣北倉頡廟裡的“柏抱槐”有異曲同工之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