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52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一坐一跪便持續到了正午,期間無話,只為自省。

罷朝後,淳祐帝自點了九卿大臣於武英殿商議如何賑災如何安撫民心如何懲治貪官汙吏。

因干係重大,哪怕素來政見不和齟齬日深的大臣你來我往各抒己見,秦延與韓儒兩位權臣亦是如此。

兵部尚書沈讓先諫流民四處遷徙,逃荒求食,心有怨懟,唯恐生亂,應由朝廷頒發政令暫往鄰近豐裕地區就食餬口。

戶部尚書韓儒又諫揚湯止沸非長久之策,當務之急乃調糧平糶,移粟救民,以免湖尋兩州米商趁機囤積居奇牟取暴利。

吏部尚書秦延既諫湖尋兩州受災百姓成千上萬,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朝廷為撫慰民心理應減免賦稅並遣派要員實地勘災,就地賑災。

皇帝聞言點頭,撫須復問:“卿等以為誰可擔此重任?”

話罷,滿殿闃然。

這是個苦差,銀子米糧撥下來了一路運過去層層剝削誰也不敢擔保還能剩多少,澇災如此嚴重,災情得不到緩解民心得不到安撫,湖尋兩州百姓指不定滿肚子怨氣沒處可發,先前不是沒有奉命賑災的官員慘死於暴/亂的例子。

這也是個不討好的肥差,辦好了必定升遷封賞,可實地勘災肩負如實稟報災情的擔子,災情嚴重幾倍,沈旭周等人瞞而不報的罪責便嚴重幾倍,俗話說師徒一體,沈旭周既是韓儒的門生,也同時是韓儒的面子,此番若將韓儒的面子棄之不顧,日後即便升遷了怕也得落個舉步維艱的境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