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楊氏口中只是“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個不停。

她啊呀了半天,轉過頭來對黃來福道:“我兒,這什麼馬拉犁、耬車之物幹起活來倒是快捷,只是這些物什的價格應該很貴吧。”

黃來福道:“回母親的話,這耬車購來時需銀2兩5錢,馬拉犁需銀2兩,挽馬2匹需銀12兩,一套物什約需銀17兩。”

此時大明馬市上的馬價不一,約分為五種:上上馬、上馬、中馬、下馬、駒,上上馬值米五石,布絹各五匹;上馬值米四石,布絹各四匹;中馬值米三石,布絹各三匹;下馬值米二石,布絹各二匹;駒值米一石,布二匹。

關於馬耕時的馬匹,五寨堡只有原來的挽馬,騎馬約百匹,遠遠不夠,至少還需向外購買挽馬百匹。黃來福委託渠源銳向外購買,渠源銳聯絡上了延綏鎮一馬市的馬商,購買了中上等的挽馬百匹,以每匹6兩銀子的價格買來。

五寨堡的10個農場,對這些古代機械化工具需求大,一個農場至少需配10套耬車、馬拉犁,10個農場就需100套,加上馬料等,單單這些裝置的錢就需近二千兩銀子。這樣的裝備費用,怕整個大明只有黃來福一人捨得出。

此時的大明民間,特別是在西北和西南,不說牛耕鐵犁,很多地方還是用原始的耦耕方法,很多犁尖還是用木頭做的,根本不能進入多深的土地。就是在農業比較發達的江南地方,那裡的農民,也有不少人牛都沒有,將妻子軛在犁上當牛使用。在大明很多貧農中,十戶人都未必有一條耕畜和一付耕犁。甚至有些貧農,連鋤頭也要向當地地主租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