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2-10-05 22:11:00

[春秋]七年,春,王三月,叔姬歸於紀。

滕侯卒。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這年春季發生的事情,《春秋》記錄了兩件,一件是三月,魯國的另一位公主叔姬嫁到了紀國。另一件事是滕國的君主去世。

先說第一件事,叔姬歸於紀。在隱公二年的時候,魯國已經有一位公主嫁到了紀國。那一年的九月,紀國派出使者來迎娶魯國的公主,十月,伯姬歸於紀。魯國是姬姓諸侯,從伯姬、叔姬的稱謂來看,這兩位女子顯然是姊妹關係。但是關於這件事的具體情況,《左傳》沒有相關的記載,《公羊傳》也沒有任何發揮和解讀。只有《穀梁傳》記了一筆:

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無足道焉爾。

意思是說為何《春秋》這次沒有說紀國來迎接(對比上次伯姬,可是明確記載了“九月,紀履緰(裂繻)來逆女”的)?因為來的這個人身份太卑微了,不值得記載了。

參考上次“紀履緰來逆女”,《穀梁傳》就認為紀國失禮了,這次又失禮,派出來的人身份地位更低,《穀梁傳》的不滿情緒溢於言表啊。對了,前天我腦海裡忽然想明白了為何“逆”是迎接的意思:想象一下,你來看望我,我跑出去迎接你,咱倆是不是相對彼此而言屬於“逆”向?

這位叔姬的具體身份,我們沒有更多的資料,也就無從知曉了(我看到有人認為這姊妹倆大機率應該是惠公的女兒隱公的姐妹)。她嫁到紀國去,應該還是跟她姐姐一樣嫁給了當時的國君—這個在春秋時期很常見,當時有一種滕妾制度,即諸侯嫁女的時候,會讓女孩子的妹妹(即“娣”)或者侄女跟著一起嫁過去,隨嫁的就是滕妾。滕妾的身份低於妻,但高於其他妾。這樣做的好處是,當時諸侯聯姻大多是有政治利益的,如果正妻一旦意外死亡,那麼隨嫁過去的滕妾就接替正妻的位置,從而保證孃家一方的利益—反過來講,也是保證男方與女方之間姻親結下的聯盟不會破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