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公羊傳》對此事的解釋稍微多一些,

“無駭者何?展無駭也。何以不氏?貶。曷為貶?疾始滅也。始滅昉於此乎?前次矣。前此,則曷為始乎此?託始焉爾。曷為託始焉爾?《春秋》之始也。此滅也,其言入何?內大惡,諱也。”

先解釋了一下,無駭,就是展無駭。之所以沒有記載他的姓氏,是因為鄙視他貶斥他。貶斥他的原因在於“疾始滅也”,這裡的“疾”是非常痛恨的意思,“疾始滅也”意思是說非常痛恨他(展無駭)開了一個滅國的先例。但是,實際上滅國的事情不是這次才開始的,《公羊傳》也承認這點,因為有“始滅昉於此乎?前次矣”為證。昉([fǎng),就是開始、開端的意思。“始滅昉於此乎?前次矣”這句話意思是說“滅國這件事是從這次開始的嗎?不是,之前已經有了”。既然如此,那為何《公羊傳》還要說開滅國之先例於此呢?是因為“託始焉爾”,即依託這件事記錄一個時代的開始,也就是說在《春秋》裡,滅國這件事,有記錄的這是第一次。滅國的事,夫子對此是持批判態度的,那為什麼要用“入”呢,唉,這是我們魯國內部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夫子用這個字,是為它隱諱而已啊。

《穀梁傳》的觀點跟《公羊傳》非常接近:

“入者,內弗受也。極,國也。苟焉以入人志,人亦入之矣。不稱氏者,滅同姓,貶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