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2-07-12 09:15:28

齊秦對峙

齊經桂陵、馬陵之戰,聲威大振,成為東方強國;秦乘魏慘敗,佔其河西之地700裡,擁崤函之固,攻守皆宜,遂聚力蓄勢,虎視東方,形成齊秦東西對壘之局勢。

1.連橫與合縱之爭

此時,各國展開了合縱連橫的活動。"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戰國策.趙策二》),皆為一種軍事與外交策略。首倡連橫者為張儀,首倡合縱者為公孫衍、蘇秦等人。

周顯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秦以張儀為相,實施"令魏先事(歸順)秦而諸侯效之"的連橫策略。為此,對魏威逼利誘,一方面取其上郡15縣,再乘其遭齊楚打擊之機,充作調停人,使魏接受了張儀的聯合秦韓、進攻齊楚的策略,並任張儀為相。秦魏聯盟對其他諸國均不利,東方各國遂支援公孫衍搞合縱。周慎靚王二年(公元前319),魏逐張儀,以公孫衍為相,聯合東方各國對抗秦國,因而有"五國伐秦"之舉。次年,縱長楚懷王率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攻秦,攻至函谷關。由於聯軍內部矛盾重重,楚、燕兩軍隔岸觀火,故秦軍一反擊,聯軍不敵而退。再次年,秦又於修魚一戰,大破三晉之師,斬首8.2萬。首次合縱攻秦遂告慘敗。

2.秦滅巴蜀及南向伐楚

秦擊破合縱後,暫集中力量擴充後方:兵伐義渠(陝西、甘肅北、寧夏),取25城,鞏固西北;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接受司馬錯之建議,滅巴、蜀二國,獲"天府之國",此舉極為重要,秦"取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戰國策.秦策一》),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亦為伐楚創造了條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