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2-07-01 15:21:10

第69章:徐溫休戰互通和

虔州城險要而又堅固,吳國的軍隊圍攻了很久沒能攻下,這時軍中瘟疫流行,虔州行營招討使王祺也病倒了,吳國只好任命鎮南節度使劉信為虔州行營招討使。沒過多久,王祺就去世了,譚全播向吳越、閩、楚三國求救,吳越王錢雩任命統軍使錢傳球為西南面行營應援使,率領二萬名士兵進攻吳國的信州,楚國將領張苛求率領一萬名士兵駐紮在古亭,閩國的軍隊則駐紮在鏐都準備救援譚全播。

譚全播字勇,江西寧都石上鎮斫柴崗村人,關於譚全播的籍貫,《南安府志》、《贛州府志》、《南康縣誌》、《上猶縣誌》均載為南康石溪都人,查此說源出歐陽修編撰的《新五代史》,後世的史、志、辭書多沿載,其實歐陽修是誤把盧光稠、譚全播起義地點當成籍貫,後來他發覺了這一錯誤,便在他以後編撰的《新唐書》中改正過來,記譚全播為虔人,而這個“虔”並非指贛南,現在的贛南當時分為南安郡和虔州,南安郡治大餘,範圍包括大餘、南康、上猶,所以歐陽修說的虔人,不是南康人也不是上猶人,實際是指虔化縣人。

譚全播主要活動於唐末,唐僖宗時進士,唐末虔州農民起義副首領,遠祖居山東,後徏杭州,其父譚寅郎於唐元和年間由撫州遷虔化縣。譚全播見識卓遠,智勇雙全,黃巢起義後,南方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唐光啟元年,譚全播與表弟盧光稠在南康縣石溪都聚眾起義,併力舉盧光稠為統帥,自以為謀士,起義後,譚全播機謀百斷,且與盧光稠配合默契,使起義軍節節勝利,在軍中有“小諸葛”之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