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十五日,仙舫回書來,送銀二十兩,道彼處此刻不必去,且請餘為伊母做壽序”。此時,款式之名開始“漲價”或待價而沽了,這二十兩銀錢,預示著曾國藩開始寫文章“賺”錢。

四月

“初一,寫唐詡庭壽屏,福青緞寫黃字,字學柳誠懸,參以王大令、董香光筆意,結構甚緊,筆下颯爽雅健,甚自許也。…是日餘寫七幅,敖寫五幅”。

四月份第一天,為別人寫壽屏,自覺不錯。此段記述裡似可看出曾國藩對己書法頗為自負。亦覺比“敖”量多,特意有數量對比,“自喜”之狀躍然紙上。

“初十,松坡祠未具賀儀,又前年,父親至此祠送匾,伊言當送錢來家賀,後食言。今又言賀儀待八月送,又前日要餘掃墓,情理不順,餘盛氣折之,祠內人甚羞愧”。

此時可見,曾國藩對不遵守諾言、不知曉事理之人,向來是十分反感、且無好臉色的,有時甚而氣憤。這種氣憤並不單純來自於錢,而是對其誠信、禮數的嗔怒。或許也是此時的曾國藩覺得有了生氣、發火的“資本”,又或許年輕氣盛才“盛氣折之”,反正心態的變化是較為確定的。

“十六日,向大啟借錢為進京路費。”

此時,也開始為進京盤纏提前考慮了。曾國藩家中雖然是生活無憂(從陳堯階助其家四十石谷來看,生活也是有憂的),絕非豪強,加之回鄉應酬頗多,有時動則幾桌、甚至多達幾十桌不等的宴客,花費算大,故提前謀劃進京資費全在情理之中。其實,於北京考試期間,就已借錢,有一次甚至借了(易作梅)一百兩銀子做盤纏(結果半路都買了書,差不多導致成天餓肚子)返回,讓其父曾麟書又愛又恨(此時,花大錢買書肯定算是先見之明,自是早有安慰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