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不過,勞崇光從談吐間,認定曾子城將是可塑之才,如是點化了他:“別人憑後臺和金錢,你可以憑詩文嘛!”但曾子城心想,詩文好的又不是我一個,更何況也不知道是否合閱卷者的口味。曾子城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勞崇光,希望從他口中得到好的點子。這也是曾子城之聰明之處,他總是步步為營,最後套出想要的結果。

勞崇光告訴曾子城,可以試試唐代舉子“行卷”的方式。行卷,即應試者在考試前把所作詩文寫成卷軸,投送朝中顯貴。曾子城知道行卷,但之前沒有想過這種方式,他認為以自己的才華,無須採取這種方式,更何況自己也不認識朝中的達官貴人。不過,結合勞崇光的主意,回憶前面兩次會試都名落孫山,曾子城有了一些感觸——一個人的才華是有限的,如何讓有限的才華得以放大,更為重要。

勞崇光告訴曾子城:常規行卷固然已晚,但如果你朝考中的詩文,能透過其他途徑,在閱卷官評定之前,傳到名流手中,透過他們來提高你文章的影響力,局面就會改觀。曾子城按照勞崇光的指導,從試場出來後,就直趕往勞崇光的府上,把場中的詩文謄抄了十份投遞給朝中十位達官顯貴。

次日,曾子城的詩文《烹阿封即墨論》甚是出色的訊息,在京城傳開,主持朝考的大學士穆彰阿和各位考官第一時間獲得了訊息,穆彰阿特地找來試卷,文章開頭就引起了他的興趣,當他讀到“若夫賢臣在職,往往有介介之節,無赫赫之名,不立異以殉物,不違道以干時”時,發現曾子城竟是自己的知己。在穆彰阿看來,大凡新進進士都心高氣傲,而曾子城卻謙遜低調,於是當即圈定他為翰林院庶吉士,列為一等第三名。後來,穆彰阿又在道光帝面前褒獎曾子城,道光帝將曾子城化為第二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