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韓詩中頷聯直書“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頸聯即景抒情,既悲且壯;尾聯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悽楚,溢於言表。

該詩熔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詩味濃郁,感情真切,對比鮮明,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頗為曾子城所稱。

一想起遊學之事,子城不由得憶起嶽麓書院時與劉郭二子交遊之境,開始懷念起好友來,於是便踱步賦詩曰:

舊雨曾遺尺鯉魚,

經年不報意何如?

碧樹那知離別憾,

青燈偏照故人書。

邊吟誦邊默記,待回長沙會館租住房間時再錄下。

曾子城也正是於長沙會館寓居時熟悉柳宗元的。

知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領軍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唐中葉,柳宗元和韓愈在文壇上發起和領導了一場古文運動。他們提出:文章內容上,針對駢文不重內容、空洞無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現實,“不平則鳴”,富於革除時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體,突破駢文束縛,句式長短不拘,並求革新語言“務去陳言”、“辭必己出”。還指出先“立行”再“立言”。韓柳在創作中身體力行,創作了許多內容豐富、技巧純熟、語言精練生動的優秀散文,古文運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