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三章 增產妙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分兩隊,前面的按串兒撤棚,一邊撤,後頭的人拿著鐮刀割參葉,然後開始動手起參。”

許世祥是副業隊長,起參當然是他領工,到了參地池串兒頭上,便安排了今天的活怎麼幹。

池串兒,也是參地專用語,就是寬五六尺的大土壟。

因山形和地勢,以及池串走向的緣故,池串的長度不定。多的四五十丈,少的二三十丈。

土壟的壟面,叫做池面子,兩個土壟之間的水溝,叫馬道。

池面子要高出馬道一尺多,以便於排水。

人參喜光又怕光,喜水又怕水,所以每個土壟上面必須苫蓋參棚。

遮擋大部分陽光和雨水,才能保證人參的生長,不會爛掉。

眼下的參棚都是單面坡,長度比池面子略寬,雨水順著參棚流入馬道。

再往後,等參地專用塑膠膜出來,參棚就演變成拱形了,兩面流水,更方便。

起參,首先要撤掉參棚,那參棚都是用木板釘起來的,木板可以重複利用,自然不能隨意損壞。

以前,要是誰家窮,人死了沒有壽材,就用棒槌板子釘一副棺材。

這棒槌板子,說的就是人參上面苫蓋的木板。

大家夥兒都是帶著工具來的,於是有幾個人拿著錘子鉗子等工具上前。

先撤掉上面的草或者油氈,然後將木板起下來,摞到旁邊。

後頭,有人拿著鐮刀,在離地十公分左右,將人參莖稈割斷,順頭順尾的歸攏到一起。

割完參葉,鐮刀換成三齒子,按照殘餘的莖稈痕跡,開始刨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