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百一十一章 投資早期當然是燒錢的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歷史的車輪很快來到小康八年。

元宵節後三天,正月十八,在朝廷的強力推進和保駕護航下,南京大學首批招生總算按期入學。

第一屆招生人數比較少,也是考慮到學校剛剛草創,師資力量實在是不夠。包括牛頓在內,如今挖來的西洋學者總共也有二十餘人,而且至少一半也都只是劍橋牛津萊頓和萊比錫四大名校剛畢業沒幾年的,有些相當於是在西方讀完碩士。

真正在四大名校原本就當講師當教授的,一共只挖到不過四五人。不過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朱樹人一個神學家和法學家都沒挖,至少八到九成是教數學和力學光學的,還有些涉獵博物學和化學。

最後只有一成多的,是涉獵哲學類,而且大明也不會養純只懂西方哲學的人,那種人如今根本用不到。所以哪怕教哲學的,至少得同時兼通邏輯學,那麼還能跟大明這邊的教育需求互補一下,畢竟大明傳統的諸子百家哲學,比較輕視邏輯,有一定的短板可以補足。

新挖的西洋學者二十餘人,加上十幾個早年就來的、笛卡爾時代留下的徒子徒孫研究員。

還有華夏本土的,大明科學院的三五十個研究員,被臨時拉來客串,這些研究員也不是全職在南京大學教書,有些還兼著科學院那邊的研發工作沒法完全放下,所以折算下來,最多相當於三十人全職。

所以全部加起來,師資力量也就六七十人,教三百多個學生,已經是比較緊張了。尤其要考慮到南京大學每年都要招生,今年第一批進三百,未來只會逐年遞增。要是同時有三年的學生呀在那兒要教,總和就能超過一千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