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十六章 度量衡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擋不住外敵入侵就是儒生的軟肋,任你說的天花亂墜,最後被外敵亡國了,這就是你這套東西沒用。

儒生們眼高手低的毛病,張煌言心知肚明,甚至他認為自己都是眼高手低的典範。

鄭經的話說的不好聽,張煌言卻無法反駁,大明朝確實是在儒生的手裡滅亡了,這沒什麼可說的。

在海口休息了幾天,屁股上的棍傷完全痊癒之後,鄭經再次返回昌化。黃安已經將從滿清手裡繳獲的船隻全部安置到昌化,改裝成拖網漁船,用於對鐵礦礦區的肉食供應。

田峒主在拿到銀子之後,非常的給力,很快就在周邊的村寨裡給鄭氏招到了三千多黎人青壯。這三千多人,何斌將兩千多人用於昌化江支流的拓寬拓深,使得河流能夠行走平底駁船。

其餘一千人用於採礦,碎石選礦,最後將選出來的精礦砂裝上駁船運到昌化港口再裝到海船上運回承天府。為了方便碎石選礦,工匠們在河上建起水壩,攔水建造水車,利用水車提供動力。

水椎是華夏非常成熟的技術,是華夏最古老的利用自然製造的動力機械。在蒸汽機出現之前,水利機械一直都是最好的動力源。

隨著黎人勞工越來越多,鐵礦暫時已經用不到這麼多的勞工,一部分勞工被鄭經調配到後世的鶯歌海,這裡氣候乾旱,四季炎熱是非常理想的曬鹽基地。

建設鹽田,最大的投資就是建設曬鹽池,在水泥還沒有發明出來的現在,修建鹽池需要大量的磚石,這些磚石就是最大的成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