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七品道士 第六十六章 衣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一般而言,穿常服不必戴冠,可以換成簪子,道門中以玉簪和木簪最為常見,材料決定價格。

然後是道袍,此道袍非道士的法衣,而是極其流行的一種便服,上自天子,下至士庶,都把道袍當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飾之一。

道袍形制為:直領、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領鑲嵌有護領,兩側開衩,接有暗擺,暗擺打三個褶或不打褶,以繫帶繫結,穿著時可配絲絛、布制細腰帶或大帶。在前朝大魏時,道袍便已經十分流行,幾乎是讀書人的標配,因為讀書人懂得的道理多,世人才將其稱為“道袍”,卻是與道門沒什麼關係。

大玄之前,道袍總的趨勢是兩袖不斷增寬,大而長的袖子受到人們的青睞,到大魏末年時,袍服的“大袖子”發展到有些誇張的地步。

最早的時候,道袍是衣長及履,袖小不過尺許,其後衣漸短而袖漸大,短才過膝,裳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則堆於靴上。

也就是說,道袍的大袖誇張到,拱手作揖的時候,袖底可以堆到鞋面上。

待到大玄得了天下、道門勝了儒門,又對道袍作出了改動,首先便是將廣袖改為窄袖,然後衣長也略作調整,便於行動。

道袍的價格同樣由衣料決定。

最後是鞋履,前朝大魏時,履極淺,不逾寸許。到了如今,履極深,口幾及踴。

所謂“踴”,就是義足。古時有名為“刖刑”的酷刑,斬去犯人的雙足,故而有成語“履賤踴貴”,意思就是受“刖刑”之人太多,導致鞋履更便宜,而義足更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