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叫聲是小眉和志英兩人發出來的。她倆怕他倆上樓來又“打”起來,挺不放心,就悄悄跟上樓來,一直在房門外“監聽”。客廳裡突然響起電話鈴聲,她倆起先也吃了一大驚。那部電話機是專線直通的保密電話機。在省內,除了楓林路十一號和省長邱宏元家,就只有軍區、公丨安丨、安全、武警總隊等幾個跟處理國家重大緊急事件有關的強力部門領導家裡才安得有。它在這一刻突然響起,打這個電話的只有貢開宸本人。於是她倆忍不住地叫了一聲“電話”後,便衝下樓去了。果不其然,是貢開宸打來的。他告訴她們,一個小時後,飛機準點從北京起飛。他要回K省了。

“您……您現在在哪兒?”修小眉氣喘吁吁地問。她不敢問得更多,也怕聽到更多,但願他能早點回來就好。

“我,正在去機場的路上。”貢開宸的聲音略帶些沙啞,不無疲憊。他讓修小眉告訴志和志雄志英等人,一定在家等著他。

準確一點兒說,這時候,貢開宸乘坐的那輛黑色大奧迪車此時剛駛出中南海的西南大門,正沿著那道威嚴肅穆、由於太古老而經常需要修繕上色的紅牆平穩地往南行駛,出府右街街口,從**中央宣傳部那幢古色古香的辦公大樓一側往東拐,便駛近了天安門廣場。貢開宸輕輕對司機說了聲:“繞一繞。”司機會意,便從容減速,拐彎,離開了照直去機場的那條大道,向廣場一側的大馬路駛去。這也是貢開宸的一個習慣:每回進京開完會、辦完事,臨走前,總要讓自己的座車繞天安門廣場走一圈兒。他並不忌諱這樣一種說法:朝拜。他就是要“朝拜”。說起這“朝拜”,那還是他剛被正式任命為K省省委書記時發生的事。當時,他第一次以省委書記的身份赴京參加中央工作會議,也是很急,大概是正式任命下達後不到兩個星期吧——這是什麼樣的兩個星期啊:各種彙報,各種會議,各種人來敲門,各種內部情況、請示報告一摞一摞地堆放在辦公桌上,都是最緊急的、最重要的、最刻不容緩的……都是最需要您知道、處理、圈閱、批示的……每天幾乎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到臨飛北京前的那天晚上,剛從尚志河工地上趕回來,又得去聽取省文化廳和廣電廳的聯合工作彙報。會議結束,已是凌晨兩點多鐘了。焦秘書(當時那位秘書姓焦)卻來告訴他,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教師要見他。他愣了一下,嘿嘿一笑道:“這個時候?年近七旬的一位老教師?要見我?誰呀?”不一會兒,焦秘書果真把一位老教師帶到了他面前。這位老教師在省委大樓的一樓大廳裡已等了他整整一夜。他上前仔細一看,認識,多年前在山南縣當縣委書記的時候,結識的一位“老朋友”,山南縣城關中學歷史教員、縣政協委員,一位生性散淡而又博學的“奇士”,專習盛唐和晚清史。“奇士”上課從來不帶課本或講義,只是把身子往講臺上一靠,雙肘支在臺面上,便侃侃說開。貢開宸推薦他進縣政協,還真費了點勁兒。費勁之處不在別處,而是老人本人不願意當什麼“委員”。老人家裡掛著他自己書寫的一幅七尺中堂,敬錄的是韓愈弟子李翱的一首自述詩,詩云:“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山水在瓶’。”好一個“雲在青山水在瓶”!老人聽說貢開宸榮任省委第一把手,早就想來跟他說說話。那天晚上他給貢開宸帶來兩個古色古香的“摺子”。“摺子”的封面封底都用深藍色棉布粘糊而成。一個“摺子”裡抄錄曾國藩日記中的一段話,貢開宸開啟看後,覺得並無新意,無非就是“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並重……”云云之類的老詞老調。另一個“摺子”倒有些蹊蹺,是從《資治通鑑》裡抄了一個故事。那故事講的是唐僖宗中和四年七月,黃巢起義失敗,有人砍下黃巢的腦袋獻給僖宗,一併獻上的還有黃巢家人的“首級”和他的一群“姬妾”。僖宗當時為避戰亂逃到四川,便在成都羅城正南門城樓上接收這些“貢品”。他責問那些“姬妾”:你們都是大唐勳貴的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姬妾中一位為首的心裡不服,回答道:國家以百萬之眾,都沒擋住黃巢的進攻,而“失守宗桃,推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問得僖宗心裡耿耿的,惱羞成怒,便不再追問,強令將她們斬首。訊息傳開,城裡的人都挺可憐這些女子,紛紛拿酒來給她們喝。大多數姬妾於是都“悲怖昏醉”了,唯獨那個為首的“不飲不泣,至於就刑,神色肅然”。“摺子”抄錄到這兒,戛然而止,一句箋註之類的話都沒說。貢開宸看完後,雖然也有相當的感觸和感慨,但總覺得故事沒了結似的,悵悵然不明白,老人不惜奔波數百里,苦等大半夜,拿這麼一個故事來“教育”他,所為何來,似乎“南轅北轍”“張冠李戴”,此舉有一些不得要領。在隨後的寒暄中,老人得知貢開宸第二天一早就要趕去北京,忽然又鄭重地提醒他,此行無論如何要擠出點時間到天安門去轉一轉。貢開宸這時再也忍不住了,失聲笑道:“我又不是第一次去北京。”老人卻凜然正色道:“你已經不是過去那個貢開宸了。以‘封疆大吏’之身,再去拜謁天安門,你會獲取另一種人生感悟的。”貢開宸淡然笑道:“上天安門去轉一圈,就能獲取‘另一種人生感悟’,有那麼簡單的好事嗎?”言語間已經流露出隱約的嘲諷和不耐煩了。對此,老人略微愣了一愣,便不再說什麼,神色卻漸漸黯淡,只待了一會兒,便弓起腰,收拾起他那個老式的人造革手提包,苦笑著長嘆口氣道:“那……那也只能那樣了……”隨後便堅拒了貢開宸已經給他安排好的賓館住所,肅然告辭……貢開宸隨後到北京,進入會議程式,那樣的隆重、緊張和繁忙,自然把老人的提議完全忘了,完完全全忘得一乾二淨。直到開完會,又抽空去拜訪中央幾個主要部委的主要領導(大概也有“今後請多加關照”的意思在裡頭吧),隨後又踏上返程之路,至此,他都沒想到要去拜謁一下天安門。直到車子駛近了廣場,還是焦秘書提醒了一句:“不去看看?”其實,焦秘書的這個“提醒”也有一點調侃的意思,並沒當真。“看看?看啥呢?”他當時一愣,然後似乎想起了什麼,四下裡張望了一下,應和道:“看看……就看看吧!”沒想到,這一看,果然非比尋常。對於天安門,他絕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第一次以統領七千萬人大省的第一把手的身份,開完中央工作會議,再一次踏上這個每一寸地磚上都曾灼燒過,並正凝聚著中國歷史大部分意味的廣場時,他胸臆間猛地湧出一種難以名狀的超升的感覺,一種氣吞天地的衝動……又生出一種從未有過的凝重和沉重。剎那間,他恍然大悟,那一晚,老人的所作所為,無非是要給他點明兩個字而已,那便是“責任”二字——面對歷史變遷,千秋功罪,“公卿將帥”們應負的“責任”啊!於是,他惶惶然地把目光從廣場周圍那幾座巍峨高大的建築上降落下來,落到了在廣場中間蠕動著的那一群群灰濛濛的人堆上。他知道,這裡一定有從K省來的“平民百姓”。他們來這裡融合,踏尋。他作為他們的“一把手”,將帶給他們什麼呢?他感到自己的心在一陣陣地緊縮……剎那間,的確有一種揹負生靈,俯瞰大地,扶搖直上九天的感覺……也就是從那一回開始,每一回赴京,在離京前,貢開宸總要讓座車繞天安門轉上那麼一轉……慢慢地,認認真真地,轉上那麼一轉……不同心情中,不同處境時,他總能從這“轉上一轉”中,獲取某種精神慰藉和提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