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晚上躺在宿舍裡,許子鶴失眠了。同志們白天批評的聲音依然在他耳畔迴盪,在腦際縈繞。

在白天的民主生活會上,喝咖啡的習慣被好幾位同志一再提及。從內心深處,他認為喝咖啡只是個人的生活習慣,沒有必要小題大做,自己還是覺得有點委屈。留學德國之前,許子鶴不但不喝咖啡,連咖啡是什麼樣子也沒有見過,只是在外文書上知道,和中國人喝“tea”對應,西方人喝的是“coffee”。到達德國的前兩年,許子鶴領教了德國人天天喝咖啡的嗜好,但他自己不喝,嫌咖啡苦,有點像中國湯藥的味道。跟隨迪特瑞希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每天上午十點,教授小組的五六個成員都會不約而同地離開各自的書桌,來到走廊盡頭十幾平米的咖啡間,每人端著一杯咖啡,圍成一圈其樂融融地談天論地。這是教授小組一幫人最佳的休息方式,也是一天之中最放鬆最愜意的交流時光。許子鶴為融入這種“咖啡氛圍”,不得已才開始嘗試。一個月之後,他習慣了咖啡的苦澀味,三個月之後,不加牛奶不放糖,已能一連喝上兩杯。

習慣成自然,半年之後,許子鶴離不開咖啡了。

來到莫斯科後,許子鶴捨棄了不少在德國養成的習慣,唯獨捨不得放棄聞起來醇香喝起來清苦的咖啡。東方大學教學樓底層有一間咖啡廳,是課間蘇聯教授和員工休息的地方,每杯咖啡五盧布。中國學生大部分飲用白開水,一部分喝從國內帶來的茶葉,只有許子鶴一人每天來到咖啡廳,自掏腰包喝上一杯,邊喝邊和蘇聯老師們交談。走出咖啡廳的許子鶴像換了人似的,精神抖擻,後面的兩節課就能輕鬆地應對了。這十五分鐘的時間令許子鶴陶醉十分,彷彿自己又置身於導師迪特瑞希教授領導下的那個溫馨的哥廷根小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