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朝廷沒有批准他的作戰方案,而是給他佈置了一道作業,抄寫一篇文章,署上高駢的名字,送到南詔。

原來,南詔國頻頻對大唐發難,使用的是文武兩條道。一面傾其國力在西川反覆拉鋸;另一面也不斷地給唐王朝遞交國書,進行外交戰、輿論戰,送來的信函中,措辭多有怨恨指責,“我們強烈譴責……我們嚴正抗議……”唐王朝對此默然不答。

宰相盧攜奏道:“南蠻固然是顛倒黑白、無理取鬧,咱天朝本不屑與之扯淡,才保持沉默。但如此一來,這幫蠻夷還以為咱是理屈詞窮,無可辯駁呢。咱就從頭捋一捋,歷數天朝對他們祖宗十代的恩德,以及他們現在的忘恩負義。罵他這個白眼狼一個啞口無言。”

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公元649年,細奴邏自稱“南詔王”,653年遣使來大唐朝貢,表示願意歸附唐朝,當時的皇帝唐高宗李治,封他為巍州刺史;大唐與南詔確立了宗藩關係;(一代)

674年,細奴邏病亡,兒子邏盛炎繼位;(二代)

712年,邏盛炎親赴長安,覲見初登帝位的唐玄宗李隆基,途中染病,病逝於長安,兒子炎閣繼位;(三代)

同年,炎閣去世,弟弟盛邏皮繼位;(四代)

特殊說明:由於炎閣在位時間很短,後世學者通常將其省略,以盛邏皮為第三代南詔王。為了彰顯天朝大國對他們的恩惠,我故意特別嚴謹地算上他,以增加代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