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兩國裂隙開始凸顯。

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南詔天啟二十年。唐宣宗駕崩,巧了,南詔國主勸豐祐也薨了。

同年,26歲的唐懿宗和16歲的世隆紛紛走上了最高領導人的崗位。

依照慣例,大唐派出告哀使者,向南詔送達宣宗皇帝駕崩的噩耗。而這一事件就成了南詔與大唐之間大規模戰爭的導火索。

新繼任的南詔國主世隆列舉了兩條大唐無禮的罪狀:

一,你爸爸死了,我爸爸也死了啊!讓我們去弔祭,你們怎麼不給我弔唁?

二,你們這封詔書是下給先王的,不是給我的。瞧,抬頭寫的是“親愛的勸豐祐”,不是“親愛的世隆”。對不起,這個包裹我不敢代收,拒籤。你們找本人簽收吧。

按照慣例,南詔國主去世後,作為宗主國,大唐都會派高階官員充當弔祭使,而且長安方面還會輟朝三日,以示哀悼。

不過世隆的這個藉口找的實在勉強。南詔沒有告哀,大唐根本就不知道勸豐祐已死,怎會弔祭?也就更不可能給新國王冊命了。

也許南詔派出了告哀使者,兩位先王死得太巧,路途遙遠溝通不暢,存在時間差。

總之,世隆順水推舟,利用了這個時間差造成的誤會。既然沒有得到上國的冊命,那正好自絕於中國。於是,世隆改國號為“大禮國”,改元“建極”,自稱“皇帝”,拒絕承認與大唐的宗藩關係。

同時,南詔出兵攻陷播州。邊境衝突升級,大唐南部邊陲形勢急劇惡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