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武垣(今河間)用它特有的安靜無擾接納了毛氏叔侄,也接納了餘音將歇的《詩經》。最終使之得以喘口氣,在與世隔絕中修養生息,為中華文化儲存貞元。

那就在這裡隱姓埋名,築巢架屋,棲息下動盪不安的靈魂吧。漢滅秦之後承襲秦制,直到漢惠帝時撤銷了臭名昭著的《挾書律》,毛亨這才敢推開柴扉,迎著陽光,清清憋了多年的喑啞嗓子,重新大聲朗誦。也正是從此時,他不再遮遮掩掩,開始重新整理《詩經詁訓傳》,並將此傳授給侄子毛萇。

毛萇繼承家學併發揚光大,最終使毛詩名揚天下。大小毛公對《詩經》的各自貢獻是,毛亨為之作訓傳,毛萇為之總結並將之廣為傳佈。

這裡還應該感謝一個人,他就是河間獻王劉德。

漢初三代皇帝都崇尚無為之術,信奉黃老之學。直到漢武帝即位,採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將儒學定為一尊。而先於漢武帝登基之前15年就為河間王的劉德,卻早已傾心於儒家文化,並用極大的熱誠來著手整理儒學典籍。

劉德在其封國內修建了規模宏大的日華宮(遺址在今泊頭市嚴鋪村),內設二十餘處館舍,專以接待四方飽學之士。齊、魯、燕、趙等地的儒家學者紛至沓來,聚集於此,梳理、校勘儒家典籍。日華宮“殿閣燦爛,古光璀璨”,儒士們“褒衣雍容,彈冠奮袂”“或趨以蹌,登降於堂”。(葛洪《西京雜記》卷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