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一章 雍鼎之謎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唐顧通宵達旦把黑衣人從惠陵墓穴中盜取的墓葬逐一清點、清洗完畢,隨後幾天,姜隱農和唐顧閉門謝客,認真研究這一批墓葬。其中竹簡《武侯神策》是二人交流探討最多之處。

此時,已是二更時分,但兩人皆無睡意。姜隱農看完一卷後,掩卷長嘆。唐顧好奇,走到榻旁,把竹簡再度攤開。

諸葛丞相雋秀字跡躍然簡上:

“建安十九年,巴蜀軍民在疏通都江堰河道時,在河底淤泥中發現一個巨大的青銅鼎。

經蜀中名宿考據,此鼎竟是流失多年的夏禹九鼎中的雍鼎。這一發現令先帝和重臣歡欣雀躍。因為九鼎,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鬼神精怪、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陳列於宮門之外,以避凶就吉,此舉深得上天的讚美,因而夏朝獲得了天帝的保佑。

商湯逐走夏桀後,將九鼎遷至其都。盤庚定都於殷後,九鼎遷移至此。

周武王滅商後,曾公開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後,周公旦營造洛邑,將九鼎置於該城,並請成王親自主持祭禮,將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東周開始後,周朝王室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於洛邑“問鼎之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駁回:“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王乃歸。後楚靈王一度也動心問鼎,因國內發生叛亂,未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