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三卷 此道與日月,同光無盡時 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朕要的是長治久安,並形成慣例。”蓬萊殿內,邵樹德擲地有聲地說道。

吃完午飯,大家繼續開會。

現在開始理蕃院體系的釐清,北衙樞密院的官員還不能在,在一旁列席會議。

邵樹德開宗明義,講了兩個原則性要求:一、草原的長治久安;二、制度形成慣例。

其實要求很高。

長治久安的時間要求是多久?十年、二十年內,應該沒有敢叛亂。如果經營得好,三五十年也可以期待一下。甚至於,你的操作十分逆天,可以維持百年的和平。一百年後呢?沒人敢保證。

但話又說回來了,減少叛亂也是很大的成就啊。

幾千人甚至幾萬人的叛亂,朝廷並不難對付。

當年赫連鐸帶著八萬草原騎兵進攻雲州,直接讓李克用打出屎了好嗎——老李其實也沒出啥奇招,就帶著五千精兵,直接幹挺了最囂張、最能打的一部草原騎兵,大軍鼓譟而進,烏合之眾就散了。

讓蕃人減少叛亂的次數,降低叛亂的人數,那草原形勢就還可控。

“陛下。”已經是理蕃院一把手的楊爚清了清嗓子,道:“草原諸部,不能聯合起來,最好有點矛盾。這矛盾又不能太大,不值得刀兵相見,反而要求朝廷來裁決。如此,則可令朝廷威望大增,立於不敗之地。”

“你有什麼辦法?”邵樹德問道。

“臣接手理蕃院之後,查閱諸多典籍,發現如今各部草場只是粗粗劃分,並不精確。牧人之間時有矛盾,有時甚至釀成打鬥、仇殺,致人死傷。”楊爚說道:“臣以為,牧場還是劃分清楚一些好,這是他們的命|根|子,也是最大的矛盾來源,這方面不能糊塗,邊界一定要清晰,哪怕立下界碑。邊界劃分好了,並不能完全消除他們之間的矛盾,總還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這些矛盾不涉及根本,但時間久了,總讓人心裡不舒服,這個時候便是朝廷出面的良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