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三卷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第四十三章 騎牆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乾寧三年三月十二,蓼塢之外,船隻進出港非常頻繁。

大河甫一化凍,靈州那邊就開啟倉庫,將各種物資堆積到碼頭上,開始一船又一船往外轉運。

嗯,“警船”開道。邵大帥的水師,經過多年發展,由一艘戰船變成兩艘,後來派人遠赴漢水招募水手和專業軍官,嚴加訓練,如今竟然有了八艘戰艦,可真是強大無比了——緝私的效率更高了。

船隻滿載食品,小麥、青稞、粟米、黃豆、綠豆、奶粉、肉脯、酒水甚至就連乾草都有,分段接力,長途轉運,在沉沒了少許船隻之後,如數送到了渭口倉。

黃河水運的發力,是邵大帥在中原能夠調動的兵馬從幾年前的四五萬人,慢慢增長到如今十餘萬的關鍵。不然的話,關北建設得再好,也只是讓當地百姓喜悅,幫不上戰爭的忙——事實上靈夏百姓非常希望黃河水運斷絕,那樣他們就能將稅收留在本地了。

河中百姓的負擔並沒有減輕。

在中原用兵,即便船運成本再低廉,那也是有成本的。從靈州運糧,那麼遠的距離,水文氣候情況那麼複雜,再算上中途的損耗,怎麼比得了從河中運糧?

王瑤的衙軍這些年一直在兩萬上下浮動,規模始終擴大不起來,除了邵樹德的干預外,上供太多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所以說,河陽的建設是有巨大意義的。後勤供給基地離前線越近,成本越低,供應越充分,這即便在21世紀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第一選擇——咳咳,借道白毛國供應前線,當然沒有從大毛國直接供應前線效率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