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一卷 先取廷玉後僕固,牙旗鋋地高掣空 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順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朔方節度副使、鎮北副都護、勝州刺史宋樂抵達了河中。

他是在龍門縣上岸的,過龍門縣後,沿汾水河谷一路東行,抵達絳州稷山縣。

一路行來,河中風物讓他大開眼界。

他出身西河宋氏,但除了有親戚在河東外,很多年沒回了,對河中地界也不是很熟悉。

路上突出的感受就是絳州水利工程太多了,但卻和王重榮、王重盈兄弟沒啥關係,多是幾十年前的遺澤,如今多多少少有些破敗,修繕力度顯然大大不足。

百姓看起來也不是很富裕,且人人都不太高興,對外來的朔方勢力頗有微詞。

宋樂扮作一屢試不第後心灰意冷返回家鄉的老士子,與當地人閒聊了起來。

“杖翁這麼大年紀還要出門拾柴?”驛站之內,宋樂笑吟吟地問道。

國朝的驛站,到了如今這個年月,官府無力維持,絕大部分都“承包”給地方富戶經營了,稷山驛當然也是。

老人家是稷山驛將的親爹,但還在幫襯著家中,努力經營著稷山驛這個“家庭旅館”。

“兵荒馬亂的年月,活著便是不易,夫復何言。”老人將一捆柴放下,找了張馬紮坐了,喘著粗氣道:“驛站經營也不易。去歲一年,也就靈武郡王住於此處時賺了些錢帛。其他時候,也就盈虧相抵罷了。驛田太少,官府用馬太頻繁,難!”

“靈武郡王住驛站,怎麼就賺了?”

“你有所不知。這世間素來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靈武郡王何等身份,他會少你這點錢?伺候得高興了,諸般賞賜不在話下。”老人搖頭道:“但州縣那幫將佐,往來公幹,連吃帶拿,如何消受得起?呸,盡是王瑤那人的親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