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百尺高臺勃勃州,大刀長戟漢諸侯 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宥州城。

宥州城就是長澤縣城,本屬夏州,城外有胡洛鹽池,產青鹽和白鹽。夏綏四州一斗鹽值不到百錢,關中可能會達到一百二三十錢。但這與他們沒關係,因為關中大部分地區吃的是河中兩鹽池出產的鹽,年產40-50萬石。也就是說,王重榮這廝靠賣鹽,一年就能賺大概七十萬緡錢,果真土豪。

宥州鹽池的產量,一年不過十萬石罷了,能給拓跋家帶去十餘萬緡錢的收入,其實並不多。他們所處的位置太差,附近都不是什麼人煙稠密的地方。關中市場,既要與河中鹽搶生意,也要和年銷售額幾近六十萬緡的川鹽競爭,難度可不是一般地大。

這個年頭,可不是有鹽就能賣出去變成錢的。豐州天德軍也有鹽池,且質量不錯,開元年間還是貢品,結果如何?遠離主要市場,乏人問津,也就滿足本地及振武軍那邊罷了,市場份額小得可憐。

朔方軍轄下的鹽州,是後世西夏最大的產鹽地。人家的商業經營做得更差,市場份額也就比豐州鹽大一些,但遠遠不如宥州鹽。

所以,拓跋家的主要收入其實還是靠販賣牲畜、皮革、藥材,而不是靠賣鹽。除非他們能有個北宋這種“好鄰居”,透過政府行為,將鹽價大幅度提高,一斗賣幾百錢,才使得一斗只要百餘錢的西夏鹽大舉走私入侵,變相擴大了市場份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