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百尺高臺勃勃州,大刀長戟漢諸侯 第三章 調查(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其實,銀州宜牧宜耕,朝廷在此設立牧場,佔用田地,有些可惜了。”裴商道:“宋使君亦至此有些時日,當知某並不是胡言。”

“良田眾多,土壤肥沃,一二萬頃總是有的。”宋樂說道。

其實,後世銀州也是北宋與西夏反覆爭奪的重要農業區,尤其是西夏,對此非常看重。呂惠卿就曾在《營田疏》裡提到:“今葭蘆(今陝西佳縣)、米脂裡外良田,不啻一二萬頃,夏人名為‘真珠山’、‘七寶山’,言其出禾粟多也。若耕其半,則兩路新砦兵費,已不盡資內地,況能盡闢之乎?”

銀州的一二萬頃良田,富裕的宋人都覺得不耕作可惜了,覺得能養兩路兵。在元豐七年(1085年)的時候,呂惠卿動用了一萬八千兵將,馬兩千餘匹,僱傭了內地五個縣的耕牛,護衛五百戶農民,強行耕種了一塊地,得谷九千餘斛。

老實說,這個費效比有點低。快兩萬人馬,護衛五百民戶種地,頗有點與西夏鬥氣的感覺。雙方你來我往,反覆盜耕、護耕、搶耕,最終都虧得厲害。於是在四年後,經過談判,宋人割讓了葭蘆、米脂、浮屠、安疆四寨及其土地,換回了永樂之役中被西夏俘虜的小部分將士,這才終結了這場鬧劇。

如今銀州全在大唐手中,周圍也無敵人,當然不用如此麻煩,可好好耕作開發。而且,此時全州四縣人口並不多,不過四萬多人,還佔用不到馬場土地。如果有充足的人力,當為夏綏又一重要產糧基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