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1-09-23 17:45:49

104 周昌為何辜負重託?

首先是周昌對問題的嚴重性估計不足。他能夠制約劉邦的主要原因是劉邦和大家一樣、講的是同一套道理;沒有想到呂后和大家不一樣、講的是另外一套道理。周昌已經很努力了,直截了當指出呂后“欲召趙王並誅之”,背後的道理是:普通人尚且不能隨意誅殺、你怎麼能誅殺王子呢?但呂后和他講的道理是:你不知道我想殺他嗎?為什麼不給我送來?呂后顯然已經不是當年跪謝周昌的皇后了,周昌顯然也沒有遇到過如此上司和如此道理,不知所措。

其次是趙堯的建議本身犯了一個非常低階的錯誤。他認為將周昌任命為趙國國相就能夠制約呂后的報復、就能夠有效保護戚夫人母子。在當時體制下、在劉邦這樣的皇帝之下確實沒有問題,但如果換一個皇帝呢?這是個刻舟求劍級別的錯誤。

劉邦接受了趙堯的建議,就也犯了一個刻舟求劍級別的錯誤。

周昌還是周昌,但呂后不是劉邦。

周昌能夠強勢抵制廢立太子,趙堯乃至後世往往認為原因在周昌,其實在劉邦。

在君臣共同打天下、共同坐天下的基本政治格局中,功臣們理直氣壯,能說話、敢說話。周昌兄弟在漢軍高層中犧牲較大、也就是貢獻較大,就更是能說話、敢說話。但必須的前提是,皇帝一定得買這個賬。劉邦親身經歷了大家共同打天下的過程,甚至可能親眼目睹了周苛被烹後剩下的森森白骨,大多數情況下他還買這個賬,並且努力作為自己的基本政治理念。如果是他,趙國的丞相公開指出皇帝這是蓄謀殺人、又三次拒絕讓劉如意奉詔前來,可能也就真的算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